知名企業頻曝造假日本制靜電機造墜下神壇?

繪圖:彭靂

23日,日本有色金屬巨頭三菱綜合材料株式會社發佈公告,承認其子公司三菱電線工業和三菱伸銅存在篡改產品數據的造假行為,受影響企業達到258傢。在此之前,日產汽車、神戶制鋼、三菱汽車、鈴木汽車等日本著名制造業企業接連曝出造假事件。分析認為這一系列制假事件的背後,是日本企業傢精神日漸消沉。這也使得日本制造的信譽受到質疑。

日企花樣造假事件遭曝光

三菱材料是日本有色金屬巨頭,1990年由三菱靜電機推薦金屬和三菱礦業重組而成。2016財年營業收入達1.3040萬億日元,純利潤283億日元,員工人數達2.5萬人。

23日發佈的公告指出,三菱電線箕島制作所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間生產的橡膠密封圈被發現篡改數據,數量達到約2.7億個,涉及229傢客戶。其中,航空航天類客戶為70傢。該產品廣泛用於汽車、艦船、飛機引擎等設備。不合格產品涉及日本自衛隊的艦船和飛機引擎。

三菱伸銅若松制作所2016年10月18日至2017年10月17日間生產的銅制品存在數據篡改,問題銅制品達到879噸,涉及29傢客戶。該材料主要應用於汽車行業,三菱伸銅對最重要的強度數據進行瞭篡改。

三菱電線和三菱伸銅早在今年10月就發現瞭問題,卻遲遲沒有對外公佈,這遭到外界強烈批評。

此外,三菱綜合材料旗下子公司三菱鋁材也被曝出數據造假。但該公司表示,已經向所有客戶確認過產品質量安全,並未透露更多信息。

在三菱綜合材料株式會社曝出造假醜聞之前,神戶制鋼的造假醜聞也是風波未平。10月8日,神戶制鋼所發表聲明稱,旗下3傢工廠和1傢子公司長期篡改部分鋁、銅制品出廠數據,冒充達標產品出售。過去一年中,涉嫌造假的產品包括鋁制品約1.93萬噸、銅制品約2200噸、銅鑄件約1.94萬件。

神戶制鋼為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主要生產汽車材料、電子材料、焊接材料、壓縮機、工程機械等,使用其產品的企業包括三菱重工、豐田汽車、東海旅客鐵道公司等。受到牽連的企業有200多傢。

9月,日本汽車三巨頭之一的日產汽車公司承認,其在成車出廠檢驗環節中,大量使用無資質人員敷衍出廠檢驗手續。

10月27日,斯巴魯承認,公司下屬兩傢工廠使用無資質檢驗員“糊弄”新車出廠前的整車檢查,此行為已成“常態化”,持續約30年。

高田公司則被曝隱瞞安全氣囊質量缺陷,被美國媒體稱為“有史以來最惡劣汽車安全醜聞”,於6月申請破產。

靜電油煙處理機 盲目追求利潤質管體系受質疑

在這些案例中不難看出,造假企業多是在質量管控方面出現瞭問題。有分析人士指出,數據造假在日本有色金屬行業內部有擴大化風險。

“提到日本的制造業,以前大傢會認為其有精益求精、工匠精神、負責認真等特點,這也成就瞭日本制造業強國的地位。”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南方日報記者說。

他認為,也正是這種固有的印象,讓日本制造獲得瞭消費者信任,讓日本制造業獲取瞭信任產生的紅利,也節省瞭消費者的時間成本,但是卻可能讓企業滋生出一種“敷衍”的造假行為,“這種行為日積月累將會對日本的制造業帶來嚴重的影響。”

分析認為,近年來大量日本企業紛紛轉向突出強調股東利益的歐美經營模式。企業管理者更加關註各種短期財務報表,千方百計地追求利潤上升。

其次,日本企業用工體制轉型瓦解瞭企業質量推進的基礎動力。

對於勞動力缺乏對日本制造業帶來的影響,白明表示,影響確實是有,但對於企業造假行為頻發來說,並不是一個直接的誘因,“勞動力的素質確實可能會影響到企業在質量管控方面的實際效果,但是一個合格的企業,制度以及責任的約束還是最有用的,勞動力的短缺問題不是借口。”

此外,相關醜聞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社會成因,即過去支撐日本制造業不斷改善、走向強盛的社會根基已基本瓦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在日本蓬勃興起的企業傢精神已日漸消沉,曾經領先世界的日本制造業生產方式也早已落伍於時代,日本整體基礎研究水平不斷下降,各種人才轉向短缺。

《日本經濟新聞》也在題為《“日本制造”到底出瞭什麼問題?》的評論中,反思走向世界的日本生產經驗和模式存在極限。該報的另一篇文章則表示,社會對企業醜聞的態度越來越嚴苛,一個醜聞不但關系到企業自身的存亡,還會讓不知道產品有問題而采用的客戶企業失去信譽。日本制造業一向引以為豪的企業自律、自凈、自我糾偏能力正在受到嚴峻考驗。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王騰騰


3BED81E59EBBE634
arrow
arrow

    dvr559bd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